欢迎访问 村官内参网!
金秋时节,在林西县十二吐乡乌兰沟村和苏泗汰村的两个食用菌产业基地里,菌棒生产线正在全速运行,工人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注水、翻堆、拌料、装袋、搬运等不同的工作,一个个干劲十足地为下一步食用菌上架出菇、丰产增收做准备。
在生产现场,木屑、石膏、麦麸、微量元素等原料堆积起了一座座小山,工人们将木屑、麦麸等原料投入拌料机进行搅拌,不到30秒就可以完成一个菌棒的装袋,菌棒分装后就可以进入高温灭菌,等待下一步接种发菌。“目前,这两个食用菌基地菌棒日产量在6.4万棒左右,按照这个速度,到12月底前,就能完成410万棒的菌棒培植,预计年产菇可达3000吨,年产值可达3600万元。”十二吐乡政府副乡长张乾介绍道。
据悉,为更好地服务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,十二吐乡实行“公司+党支部+农户”的生产经营模式,公司负责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食用菌菌棒,生产出的菌棒以3.8元的价格卖给种植户使用,农户可以在出菇期结束后,有了收益再把菌棒的成本返还给公司。党支部则负责协调公司为辖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,鼓励群众在家门口进行务工。
自苏泗汰村、乌兰沟村食用菌基地开工以来,已为当地群众提供固定就业岗位60余个,可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就业6000余人次,真正实现了群众“家门口就业、出门就进厂”的就业梦。“村里有了食用菌基地,一年到头都有活干,还能照顾到家庭,而且一天能挣上一两百块钱呢!”家住乌兰沟村的孙景珍一边包装菌棒一边说道。
像十二吐乡一样,目前林西县共建成食用菌产业园11处,占地面积8130亩,菌棒生产能力达到3700万棒。县委、县政府将围绕“生态、高效、特色、现代”的发展定位,聚焦精深加工、品牌打造等内容,推进食用菌产业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,实现带动一方经济,富裕一方百姓,力求将食用菌产业打造成为有品牌、有影响力、促产业增效、促农民增收的乡域特色产业“新样板”。
信息来源:林西县农牧局 邹俊杰 王雅琪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 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 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。村官内参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| 政讯通-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联系电话:010-56212746 15311203816 010-56212739 15311203807 010-53387132
监督电话:15010596982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邮箱:xcgbfz@163.com 客服QQ:3610847436 通联QQ:35044756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