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村官内参网!

当前所在: 网站首页> 三农资讯

梧州市成功打造中华虎纹蛙“稻蛙养殖”新模式

来源: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时间:2025-09-15作者:佚名 浏览量:0

  中华虎纹蛙,就是我们常说的田鸡,因其身上的斑纹形似虎纹而得名,农村的朋友或许对其更为熟悉,因其肉质鲜美,曾一度因过度捕捉而导致资源枯竭,且人工孵化养殖难度较大。为了实现常态化规模养殖,我市一村民近年来一直致力该蛙的人工孵化养殖研究。现在,他不但成功实现中华虎纹蛙人工孵化和养殖,还成功打造了田上种稻谷、田间养蛙的“稻蛙共养”新模式。

  

  记者来到龙圩区新地镇题甫村中华虎纹蛙繁殖基地时,养殖户潘火坤正在其打造的“稻蛙共养”田里给蛙喂食,一颗颗黑色的小脑袋陆续浮出水面,稍有动静,又马上潜入水中消失不见,反应十分灵敏。

  

  市神冲养殖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潘火坤:“有两块稻蛙共养的稻田,今年已经养殖成功了,养到现在基本上可以上市了。

  潘火坤表示,中华虎纹蛙主要以蝗虫等农业害虫为食,对控制害虫数量、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重要作用,但现在哪怕是在农村,都很少能听到蛙叫声了。一次次失败,又一次次尝试,终于在2023年的时候,潘火坤成功孵化中华虎纹蛙,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。

  据了解,中华虎纹蛙喜欢在温暖、潮湿、安静的环境中生活,水质的好坏,直接关系其繁衍与生长。经过不断尝试、摸索和实践,潘火坤现养殖基地里的中华虎纹蛙,年产蝌蚪量可以达到2000万尾,成蛙销售年产量约4万斤,年产值可达120万元。

  潘火坤:“晚上产卵,早上就可以捞卵,捞卵之后放到孵化池上,大概温度达到28°C   ~30°C,它24个小时后就变态成蝌蚪,大概过10天就能拿到大棚。”

  

  记者 施远砚:“在孵化培养池养了10天左右,还是蝌蚪的形态,就要移到大棚里进行养殖,它会在大棚里去变态发育,成为现在大家看到的青蛙的形态,3、4个月左右可以达到每只3、4两的体重,之后就可以进行销售了。

  目前,潘火坤养殖的中华虎纹蛙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,市场反映良好,销量十分不错。

  潘火坤:“澳门一天大概的需求是1000斤,广东一吨都卖得完,比较受欢迎,口感和营养方面,和野外的蛙基本没什么区别,价格是30元一斤批发,比较满意。”

  

  在成功人工孵化养殖中华虎纹蛙后,潘火坤为进一步减少养殖成本,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,他积极探索全新养殖模式——稻蛙养殖,希望能实现村民们在自己的稻田同步养殖中华虎纹蛙,帮助村民收获多一份收入。为此,潘火坤专门打造了两块“稻蛙养殖”实验田,不仅稻谷获得了丰收,田间的蛙生长情况也十分良好。

  潘火坤:“村民也有一起养殖的意向,在稻田里面养,插好禾养,围起来养,青蛙放下去就可以吃虫子,我的稻谷基本不用下药和化肥的,本身禾也不受影响。每年都正常收两季,蛙也有收入,可以说是双赢,很多村民都喜欢来养,大家一起共同致富。”


原文链接:http://nynct.gxzf.gov.cn/xwdt/gxlb/wz/t25961906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 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 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。村官内参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| 政讯通-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村官内参网 cgnc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1019690号-102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联系电话:010-56212746 15311203816 010-56212739 15311203807 010-53387132
监督电话:15010596982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邮箱:xcgbfz@163.com  客服QQ:3610847436 通联QQ:3504475633
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